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今年年初,上海發布消息,將確保在2025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比全國目標提前5年。為實現這一目標,諸多行業都已謀篇布局,調整能源結構。“用電大戶”上海地鐵是典型案例,記者日前來到上海浦東地鐵龍陽路基地,探看“潛伏”在這里的發電廠。
走進基地,映入眼簾的是數十條軌道,順著軌道源頭望去,一座大型車庫里停留著幾輛地鐵機車車頭。基地主要保障服務地鐵2號線和7號線,每天擔負輸送任務的地鐵列車都在這里出庫入庫。“目標就在屋頂上。”跟隨工作人員指引,記者登上車庫屋頂,只見相當于五六個足球場大小的地方幾乎鋪滿了太陽能板,吸收著陽光,轉化為電能,保障著地鐵站的用能需求。在屋頂中心位置,嵌套著綠色草坪的光伏板分外顯眼,站在高處看,大大的M字樣,Metro代表著地鐵,綠色象征著環保。工作人員介紹,上海地鐵龍陽路基地光伏發電項目由上海地鐵新能源公司投資建設,于2019年底并網發電。地鐵車庫屋頂光伏項目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項目總裝機容量3.66兆瓦,年均發電量約340萬千瓦時,所發電力并網接入基地內的綜合變電所,供地鐵就近使用。據項目負責人測算,這個光伏電站一年的發電量,大約可供8節編組的一輛2號線列車跑20萬公里,相當于行駛1560多個來回,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1200噸,減排二氧化碳3390噸。
據現場維護技術人員介紹,為保障地鐵運行用電安全可靠,地鐵龍陽基地采用了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其基于組串式逆變器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將ICT(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與光伏相融合,相比傳統解決方案,發電量提升2%以上,運維效率提升50%以上,總體度電成本可以降低6%。另據了解,華為智能光伏廣泛應用于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教育、醫療、體育、交通、農牧漁、現代化制造等多個行業,累計生產3000億千瓦時綠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8億噸,等于種植了兩億多棵樹。據權威咨詢公司報告,自2015年開始,華為智能光伏已連續5年全球發貨量第一。上海地鐵新能源公司負責人透露,上海地鐵已有10個車輛基地完成光伏發電系統并網,總裝機容量約24兆瓦,年均發電量約2300萬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