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近期浙江省發改委、浙江省能源局印發《浙江省節能降耗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
培育壯大節能服務業。深入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自愿承諾、節能低碳產品認證等節能機制。培育一批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公司,鼓勵節能服務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參與用能單位的節能技術改造。鼓勵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和重點用能企業利用自身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面向社會提供節能服務。
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提高清潔化程度
能源結構低碳化既是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重要路徑,也是推進節能降耗和能源資源高效配置的有力抓手。要以碳達峰目標為引領,以減少高碳能源使用、增加低碳和零碳能源使用為主線,優化利用化石能源,擴大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有序提高電力消費比重,全面提升能源利用低碳化水平。
1. 建設清潔能源供給體系
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加強風光水火、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功能互補發展,加強節能發電調度,促進能源領域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實施煤炭消費總量彈性控制機制,進一步提高煤炭集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合理控制統調燃煤電廠用煤,持續提升地方熱電集中供熱覆蓋水平,減少原料(工藝)用煤。積極擴大并優化天然氣利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穩步推進發電、工業領域“煤改氣”。提高清潔外電入浙比例,持續提升區外受電和互保互濟能力。
2. 促進經濟開發區(園區)源網荷儲一體化
結合全省經濟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著力推動開發區(園區)能源資源梯級利用、原料/產品耦合,推進開發區(園區)供電、供熱、中水回用等公共設施共建共享、系統優化。運用現代信息通訊、大數據、人工智能、儲能等新技術為依托,采用“互聯網+”新模式調動負荷側調節響應能力。推進行業企業向經濟開發區(園區)集聚,提升能源綜合利用和梯級利用水平。支持工業負荷大、新能源條件較好的開發區(園區)建設分布式電源,結合增量配電網等,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開發區(園區)建設。
3. 著力提高社會電氣化水平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以電力中長期交易為主、現貨交易為補充的省級電力市場體系。逐步擴大市場范圍,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完善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市場參與機制,促進形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著力構建多元供能、智慧保障體系,有序提升交通、建設、居民區等領域電力消費比重。穩步提升居民生活電氣化水平,加強節能宣傳,提升居民節能減排責任意識。
深化能源資源市場化改革,提高利用效率
著力推進能源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和完善能源消費市場化發展機制,引導能源資源向優勢地區、優勢行業、優勢項目傾斜,提升能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入開展用能權有償使用市場化交易改革
優化用能權交易頂層設計。以綠色創新為導向,以產業能效提升為核心,以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建立基于能效技術標準的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體系。加快完善用能權確權、行業能效標準、定價、資金管理等配套政策。探索用能權交易立法,建立用能權產權制度。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加強與能耗在線監測系統等對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穩步擴大用能權交易范圍。加強與國家用能權交易制度的銜接,開展政府間跨省用能權交易。逐步擴大用能權交易范圍,完善存量交易制度,以增量帶存量,有序開展用能權存量交易。不斷創新用能權交易模式,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用能權交易市場建設,提供多種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
探索多元能源資源市場交易試點。以用能權交易試點為基礎,結合全省電力現貨交易試點、天然氣交易、綠色電力交易等,探索建立多元能源資源市場綜合交易試點,圍繞能源資源確權、定價機制、交易市場、交易監管等核心環節,逐步建立市場運行機制及配套政策。
加強與環境權益交易機制的協同。建立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統籌處理用能權交易與碳排放權交易、排污權交易的關系,做好不同資源環境權益交易政策之間的有效銜接,避免政策的過度重復。
強化價格與財稅政策引導
深化能源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充分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以及環境損害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差別電價、峰谷電價、懲罰性電價和階梯電價,全面推行與優化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嚴格落實環保電價,完善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政策。省級財政統籌安排資金,重點支持節能技術創新和技改項目、節能數字化治理項目、節能審查及事中事后監管等。切實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節能產業發展,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