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綜合能源系統發展需要創新能源發展模式,特別是創新商業模式。當前,綜合能源系統發展模式還存在以下問題:從產業鏈條來看,綜合能源系統具備長產業鏈、強專業化特征,絕大部分服務尚難以具備全鏈條服務能力以支撐綜合能源系統的構建;從投資運營來看,綜合能源系統重資產驅動的產業特征制約了大量輕資產能源服務商參與;從數字化程度來看,能源流與信息流未實現深度融通并產生價值,依托數字技術激發的模式創新路徑還不明晰。
未來,隨著能源信息技術進步、體制機制壁壘破除及市場機制完善,綜合能源商業模式創新發展將經歷從系統服務到平臺服務再到生態服務三個階段。
系統服務階段重在打造集成式、一體化解決方案
近期聚焦系統服務,推動服務模式從專注單一環節、單一領域向提供全環節、全周期一站式系統服務轉變。這一階段商業模式發展關鍵在于針對項目投資-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中的模式創新問題給出系統性解決方案,支撐終端用戶側綜合能源系統構建,商業模式創新主要體現在服務形態、組織形式、運作方式三方面:
服務形態上,單體式向集成式發展。單體模式專注于在細分領域提供單一的解決方案,如分布式光伏、余熱壓利用等,無法支撐構建綜合能源系統這一涉及多環節、長產業鏈的復雜系統,因此需要向集成模式發展。主要有存量市場輕資產集成式和增量市場重資產集成式兩種典型模式,其中,存量市場主要基于現有能源系統,重在運營管理集成,如配置智慧能源管控系統,實現協調優化運營;增量市場主要是打破行業壁壘,重在規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全環節集成。
組織形式上,從相對獨立向分工協作發展。在體制機制壁壘、技術環節壁壘無法破除的階段,混合所有制是實現分工協作的核心模式,有助于匯聚各方優勢力量,加快項目落地。通過聯合行業龍頭企業、金融機構、業主方等,以項目公司為主要載體,面向投資風險大、技術復雜度高的綜合能源項目開展合作,采用“資產所有多元化+運營維護專業化”方式,實現多方共贏。
運作方式上,從關注短周期投資建設(BT\BOT)趨向于全生命周期的投資建設運營(BOO)。綜合能源項目的BT模式或BOT模式均是以投資為核心并關注投資收益,到期需要移交資產。然而,這種賺取投資收益的模式并不適合綜合能源系統長遠發展。從用戶角度來看,面對這一涉及電熱冷氣的復雜物理系統,其本身因專業知識所限難以實現全環節的運營維護。從能源服務商角度來看,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貫穿投資建設運用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能夠持續獲得運營收入,同時增強用戶粘性。
平臺服務階段重在提供通用化、標準化服務
中期聚焦平臺服務,以平臺實現更大范圍的資源匯聚、信息共享,提供通用化、標準化服務。在項目服務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隨項目散點分布的綜合能源系統將形成一個個離散的數據、價值、資源孤島。在這一階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和平臺模式興起,通過數據鏈串聯起這些孤島并構建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和優化,并與智慧城市平臺等理念融合協同,將有力支撐城市級大區域綜合能源系統構建。該階段商業模式將圍繞平臺重點開展模型算法、運維金融、交易撮合與征信三類通用化、標準化服務:
模型算法服務。通過對海量綜合能源系統項目的數據沉淀和特征挖掘,形成強大的資源庫,進一步提供平臺操作系統,支撐以綜合能源系統相關軟件研發為主的企業開發相關模型算法,如綜合能源系統規劃軟件、運行優化算法、能量管理算法等。
運維金融服務。通過平臺匯聚運維、金融等相關資源,為大量聚焦細分領域、具有專業技術優勢的企業提供項目落地支撐,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交易撮合和征信服務。通過數據和信息資源儲備挖掘實現智能推送、信用評級等服務。讓客戶結合服務商信用評級等顯性化指標,全面了解服務商服務能力。讓服務商對客戶支付能力等有整體了解,能夠放心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等長期服務。
生態服務階段重在實現廣泛價值創造
遠期聚焦生態服務,構建以平臺為基礎設施和底層規則的生態系統,形成綜合能源產業協同網絡。在平臺服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隨著數據、方案沉淀的規模、量級逐步上升,以及線上+線下服務體系成熟,平臺已成為底層規則的基礎載體。同時,體制、行業、市場壁壘在這一階段也基本破除,市場主體更加多元、機制更加靈活,綜合能源系統商業模式進入生態服務階段,即各方主體無障礙高效對接,新興商業模式交替涌現,將有力支撐貫通源-網-荷-儲全環節的綜合能源系統構建。
以云平臺、大數據、微服務為代表的知識型服務。隨著業務場景增加及服務商和用戶需求多元化,市場對云平臺、大數據、微服務的需求將日益增長。知識服務生態通過開發“平臺即服務”(PaaS)平臺,提供APP開發環境、組件化的應用程序接口、建模引擎等服務,支持各類市場主體開發和共享APP,實現知識復用。典型業務場景包括 APP商店服務、開源社區服務等。
市場機制完善催生多能源市場交易服務。隨著多能源品種統一的市場交易機制完善,多種能源之間缺乏價值轉換媒介和機制的問題將得以改善,跨品種能源的分布式交易、現貨交易、用能權交易、碳排放權交易等服務形式相繼涌現,支撐綜合能源系統運營主體通過參與市場交易拓展收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