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碳達峰碳中和四川全力破題探索轉型路徑去年9月,我國承諾,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使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提出后,作為經濟大省和清潔能源大省,四川迅速明確行動路線圖,積極探索轉型新路徑。專家怎么看?找準定位,研判未來十年走勢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省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何錦峰認為,四川在摸清碳排放家底的基礎上,要定好碳減排計劃,比如明確什么時候達峰、峰值設置在什么水平、采用什么方式等。“必須小步快跑,加大力度推進。”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院長羅彬建議,要找準四川的定位,結合碳達峰約束的要求,研判未來十年走勢和增量空間;要抓實抓細碳排放存量削減,深度挖掘煤炭減量潛力和節能潛力;要管總管早碳排放增量控制,堅決遏制單位GDP碳排放量相對較高的項目上馬。同時還要堅持法規和科技先行,出臺四川省低碳發展促進條例,大力推動四川省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建設。能源轉型是碳達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省區域科學學會會長周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發展水電,制定合理的水電開發規模和強度規劃。省清潔能源產業聯盟秘書長劉麒說,高碳能源的開采使用是形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
因此提倡清潔能源的使用、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是促進碳達峰的一項核心任務,建議利用水、風、光、儲、氫等一體化的多能互補開發思路和創新的能源技術來促進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在四川大學教授、省能源協會秘書長馬光文看來,四川要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持續優化省內主網架,加快構建水電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處理好水電外送和自用關系,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四川怎么辦?明確路線圖,探索轉型路徑記者了解到,近期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赴有關地方、行業協會、重點企業開展調研。省生態環境廳舉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氣候投融資座談會和工作推進會,組織開展碳排放摸底、目標測算、實施路徑研究。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能源局等部門也主動謀劃相關領域降碳工作。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部分市州“十四五”規劃也提出碳達峰碳中和任務。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就提出,構建綠色低碳生活圈,力爭在全國率先建成碳達峰碳中和示范城市。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體育局、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林草局聯合印發《四川省積極有序推廣和規范碳中和方案》,這是全國首份社會活動層面碳中和省級推廣方案。推動低碳,四川積極探索。近日成都國際環保博覽會通過購買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抵消53噸碳排放,開了碳中和會展先河。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點點碳中和”平臺統計,已新增19場次活動實施碳中和,誕生了四川首個碳中和婚禮、碳中和大數據產業園……協同減污降碳,離不開科技支撐。4月10日,四川大學牽頭的四川省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揭牌,成為全國首家省級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將瞄準四川新興產業培育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需求,著力突破低碳、零排、負排關鍵核心技術瓶頸。“碳達峰碳中和,四川正在全力破題。”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相信通過全社會的積極行動,一個更宜居、更可持續發展的天府之國將呈現在大家面前。